黄旦教授在历史的想像中审视延安《解放日报》改版
2011年5月24日,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著名学者黄旦教授走进437必赢会员中心珞珈新闻与传播论坛,发表主题为《新型记者:主体的改造与重塑——延安<解放日报>改版再审视》的学术报告。
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《社会学的想像力》中提出社会研究需要三种想像力:历史现像力、文化人类学想像力和批评社会学的想像力。讲座伊始,黄旦教授从新闻史研究的“历史现像力”出发,提出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:我们所知晓的1942年延安《解放日报》改版是怎样的? 我们是否对当年改版前的《解放日报》有所了解?对改版后的《解放日报》是否有过思考?对“不完全的党报”有着怎样的认识?整场讲座用具体的史实和严谨的分析把现场听众带入69年前,中国新闻史上一次重要新闻改革的集体回忆和再思考。
黄旦教授从延安《解放日报》改版运动中的“新闻人”这个记者主体角度出发,聚焦分析本次改版的新闻记者的主体改造与重塑是如何发生。黄旦教授指出,五四前后中国新闻业导入西方新闻业的报业理念,主张报纸应具独立的社会地位,当时的知识分子从事新闻报道对独立思考和判断甚为看重,较之晚清知识分子,“以报救国”的新闻思想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,此一脉相传,造就近代报业的中国第一批报人的新闻思想。40年代初,《解放日报》改版,提出了一系列必须回答的问题,“何为新型的记者?”,“如何造就新型的记者?”,“新型记者具有什么特征?”。
围绕这些问题,黄旦教授从新闻主体之“记者”谈起。旧式记者是指什么?何谓新记者?据《解放日报》1943年6月10日的社论,“我们的记者要立定志向,做一个工农兵的记者,一个新型的记者。”延安整风历史背景下的《解放日报》改版,必须还原到当年的语境中去考察新旧之改造的缘由、过程和意义。
黄旦教授认为,从技术、业务层面的改造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的重要改革在于从“记者办报”到“全党办报”的转变。本次改版确立了“全党办报、群众办报”的原则,树立了“为人民服务、紧密联系实际”的作风。
黄旦教授最后指出,延安《解放日报》改版从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,在办报方针上走群众路线,提出全党办报,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、密切联系群众,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。但也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,比如如何使作为报道主体的知识分子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。
本场讲座由437必赢会员中心副院长单波教授主持,他认为黄旦教授从新闻专业主义与知识分子的关联性、技术与政治等角度重新审视延安《解放日报》,展示了新的研究思路,特别是“主体的改造与重塑”这一研究路径深具启发意义。现场互动环节,武大学子们就一系列历史和时事的话题与黄旦教授展开积极讨论。整场讲座中,黄旦教授娓娓讲述了1942年延安《解放日报》的改版史实和进行独立的话语分析。整场讲座仿若一种历史的漫步,集体回忆的现场寂静无声而思想波澜起伏,更多地启发了今日新闻学子们的思考。
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凡本网注明“本文章(新闻)来自:SJC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本网,如需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请在使用时注明“来源:437必赢会员中心()”。
②凡本网注明“本文章(新闻)来自:XXX(非本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最新新闻
-
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致函感谢我校、我院、我院研究中心
2024-12-27 17:19:29 -
学院退休老同志辞旧岁迎新年座谈会欢乐圆满举行
2024-12-26 15:37:43 -
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我院师生的文章
2024-12-25 09:23:32 -
姚曦、吴定海等著《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:以深圳市为例》新书发布会暨“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”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
2024-12-23 15:25:44 -
场景(中国)高峰论坛,154万人观看
2024-12-23 10:07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