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
校园新闻

122016-09
2016-09-12

【社会实践】追寻红色记忆•传承红色气质——记437必赢会员中心“行走荆楚”暑期社会实践

本新闻来自:SJC

(通讯员  杨绍秋)2016年,是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。在那个战争硝烟的时代,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、英勇抗战,用他们的鲜血和身躯铸成了革命的胜利。直至今日,“不怕艰难困苦,不怕流血牺牲,坚忍不拔,勇往直前”的革命精神,仍有教育意义。

2016年暑假,437必赢会员中心“追寻红色记忆·传承红色气质”——“行走荆楚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出发前往五峰山烈士陵园、何功伟和刘慧馨烈士陵园,追寻红色革命记忆,寻访抗战遗址,沿着先辈的足迹重走烽火之路。

追寻记忆,缅怀革命先烈

实践小队在当地实践队员杨绍湫的指引下寻访了叶挺将军的囚居,参观了中共鄂西特委旧址,祭奠了五峰山烈士,走访了以何功伟烈士命名的“何功伟村”。这座以烈士何功伟命名的村子,有725户,共约2000多人。曾经是革命烈士何功伟、刘惠馨洒下热血的地方,被誉为恩施的“红岩”村。

实践队员们印象最深的是对何功伟村的走访。这里民风纯朴自然、热情好客。在村民耿爷爷家里,三个孩子围在电视机前看少儿频道的动画片。耿爷爷指着后院一片玉米地说道,“当年,这条路就是何功伟就义的路。也就是在这里,我妈妈亲手给他端了水。”成员们沿着耿爷爷手指的方向重走当年奔赴“刑场”的就义之路,此时这里已经长满了杂草和野花。石板路周围是村民的田地,密密匝匝的粮食悄然间已把旧时代的阴霾藏得无影无踪。

在与村民的接触中,实践队员们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红色气质?“刘慧馨和何功伟的雕像相对而立,肃穆中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,这就是红色气质。大概不是一年四季旗鼓宣扬,反倒是它渐渐熔铸在恩施的记忆里,土地上,有村民亲切的方言向碑墓指路,有叶挺囚居室边的画师用笔画当时恩施城的样子。红色气质,还好不是仪式。”队员林彦妍如是说。

铭记历史,感悟革命精神

五峰山烈士陵园位于五峰山顶,在民国时期为国家公产的五峰山,在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中以私产的名义被分给农户。直至农业合作化运动,又才收归集体所有。

抗日战争时期,中共鄂西特委设五峰山红岩狮,湖北省教育学院(后改国立师范学院)设五峰山大垭口。解放后,恩施县党校设原国师大旧址,五峰山成了党员干部培训基地。2003年,位于五峰山红岩狮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鄂西特委旧址复修,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。

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的大字在中午的日光下颇为耀眼。一处墓碑边上,未熄灭的蜡烛冉冉,似乎是有人才刚离去,地上铺满了烧尽的纸钱粉末。白色的纸花挂在树梢,应和着蝉鸣阵阵。金银的反光扑簌簌地,实践队员们没有看到祭奠者,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那种肃穆、怀念、追忆的心情在人离开时留下了。

实践队员们走过每一块墓碑,念着碑上那些沉重的名字,许多烈士就义时都是在二十出头正当青春的年纪。“无论在何时,青年都是党最坚实的后备力量。传承革命精神,永远铭记历史,时刻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是我们永远的责任。”实践队员桑珊珊说。

传承气质,承担使命和责任

作为当代大学生,不应该只铭记历史,还有承担起使命和责任。实践队员刘马利在参加完实践活动后感慨道:“红色不是牺牲,是意志的一种色彩。赴死的心和赴死,不同的时代,节奏是不同的。但这其间的意志和担当却应该一直提倡和必备的。”

弘扬民族精神,推进爱国主义教育,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。铭记历史,才能展望未来;不忘国耻,才能奋发图强。“革命先烈们虽然都离我们远去,但是先烈们的精神永存世间,我们必须铭记先烈们的不朽功绩,在他们开拓出的道路上走下去,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精神,完成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。”实践队员李福妃说。
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,才能更好的激励当代青年。实践队员们感叹烈士们的英勇,也佩服一代代革命地区群众的坚韧聪慧,这也许就是对革命精神、红色气质的传承。

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本文章(新闻)来自:SJC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本网,如需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请在使用时注明“来源:437必赢会员中心()”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本文章(新闻)来自:XXX(非本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Baidu
sogou